《福州方言大词典》读后感

一本在福州话的爱好者群体中备受待望的书终于面世,这便是陈泽平、林勤两位老师的《福州方言大词典》。近日,笔者获赠此书,一睹为快;又参加了该词典的新书分享会,有机会向两位老师请教问题,受益良多。

该词典一大亮点,便是其词条数之巨;而其中正蕴藏了丰富的文史资料。查阅书中词条,有严复、林则徐等闽籍历史名人,也有《闽都别记》《榕城考古略》等重要地方文献;有《贻顺哥烛蒂》《炼印》等梨园经典,更有一年四季数不尽的大小民俗。正如《凡例》所言,词典“收录一部分福州地方文化的百科词条”。通过这本词典,读者能够品尝“八果饭”“千里香”等美味佳肴,解开“洪塘”首字读若“黄”,“琅岐”首字读若“刘”的文化奥秘。

问及收录这些词条的考量,作者之一的林勤老师也坦言,有些词“在其他地方好像也收不进去”,但福州话离不开背后的乡土文化,收录于此书则正相宜。特别是有些民俗濒临消失——甚至已经消失;纳诸词典,亦收保存文化之功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本书大量引用《闽都别记》的文句,作为部分词汇的书证。《别记》是一部经典的福州地方文学作品,记录了大量俚谣俗谚、方言土语。以为书证,既有承前继往的意义,读来又别有趣味——两百余年前的文字,至今读来,犹不禁莞尔。

虽然词典于文史上专注地方掌故,但其所能辐射的领域或不止乎福州十邑。如“琉球”二字,若凭字去读,第二个字似读为giu53;唯词典将琉球一词记为liu33-kiu53,后字声母送气。笔者执卷叩问,也得到了作者的肯定答复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词在日语中恰也读为ryukyu,后字同样送气。虽然个中关系有待更严密的考证,但福州话“球”字的这一异读,或许能成为闽琉交往史的一个生动注脚。

话说回来——作为一个“彩蛋”——在翻词典的过程中,笔者“书缝里看出字来”,发现中缝处有“福州方言实用大辞典”的字样(2021年10月第1版)。也许这便是该词典原拟的标题。虽然“实用”一词今不在矣,但实用性可谓贯穿了整本书。在福州话持续接受着共同语影响这一语言事实之下,词典也收录了大量福州话、普通话共用词,包括“电脑”“网络”这样的Z世代词汇。

当然,作者也未对普通话新词全盘照搬,而是在《序言》指出:“(……)不是没有限制的,吸收哪些,排斥哪些,自有一个微妙的机制在起作用。”新书分享会后,也有好奇的读者关注词典有无收录“汉堡”一词。在笔者的经历里,也听过老人家用汉堡指代一切洋快餐;吃薯条、喝可乐,明明没有汉堡包,但也呼之“食汉堡”:故对这一问题,也十分好奇。不过该词或许词义尚不够稳定,使用也未获公认,还需要时间的考验。

此外,该词典最终定以普通话拼音编目,汉字书写也部分地采择了通行的俗写。或许广大读者对此会有自己的见解,唯两位作者力求通俗化的用心可见。正如作者之一陈泽平在分享会上指出的那样,“本书是面向中青年的”;这样一本继往而又开来的词典,值得爱好福州话的“后生囝”们入手、学习。

2021年11月20日晨10时完稿

Discover more from 山月

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.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