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蘭》是一部相當清麗的文學作品,高中讀到的時候頗爲驚艷。方纔想起此文,忍不住拾卷觀閱,謹謄佳句幾則如右。
此地有崇山峻領(嶺),茂林脩竹;又有清流激湍,映帶左右,引以為流觴曲水,列坐其次。
故鄉冶山也有流觴曲水遺跡,蓋後來文人之附麗風雅也若鶩云。
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。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類之盛。所以遊目騁懷,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。
讀來也爲之一振奮。
夫人之相與,俯仰一世,或取諸懷抱,悟言一室之內;或因寄所託,放浪形骸之外。雖趣(取/趨)舍萬殊,靜躁不同,當其欣於所遇,蹔得於己,怏然自足,不知老之將至;及其所之既倦,情隨事遷,感慨係之矣。
人之聚散也。
之後筆鋒突變,格調轉為悲傷,寫歡樂時光不長久及人生短暫。
每攬(覽)昔人興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嘗不臨文嗟悼,不能喻之於懷。
這也是讀史之人常有的感慨。
唯右軍並不宣揚「及時行樂」,而是斥了莊子的「一死生、齊彭殤」之論。
固知一死生為虛誕,齊彭殤為妄作。
後之視今,亦由(猶)今之視昔,悲夫!故列敘時人,錄其所述,雖世殊事異,所以興懷,其致一也。
這也令讀到此文的高中的我有了一種強烈的自覺,想要紀錄周遭小群體、結社的出來事。
全文不長,但可謂字字珠璣。
留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