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毛象(Mastodon)简介:多中心化、细粒度公开、多样时间轴

长毛象默认界面

随着马谊郎(又有别号「马一龙」,Elon Mask)对推特(Twitter)推进大刀阔斧的「改造」,越来越多的人逃离推特,投奔联邦宇宙的一员——长毛象的怀抱。

「无大台」的社交网络

长毛象何许物也?一言以蔽之,是一个自由开源的多中心化分布式微博客社交网络。

对于自推特迁徙而来的用户而言,长毛象应会令之感到亲切,因为它从用户界面,到操作方式,都跟推特类似。例如发送公开的「推文」、私密的简讯,又如转发、回复,等等。

长毛象所用协议的原理(英文)

但整个长毛象「世界」并非由单一机构运作,而是以多个由不同营运者独立运作的服务器互通有无,交换资料而组成的。这些由众多长毛象站点组成的网络。我们便称之为「万象网络」(Mastodon network)。[很多人泛称这类网络为「去中心化社交网络」(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)。不过这个概念还是可以再展开说道说道。与推特、面书之类,各自由单一机构、公司管理、运营的站点相比,万象网络确实看起来失去了单一的中心。但是比起区块链这样人人皆为中心,也就完全没有中心的对等式网络,万象网络仍然存在以各站点为单位的中心化管理、运营。所以万象网络去中心化不假,但更严密的说法是「多中心化社交网络」(multi-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)。感谢瓠樽指教。又及,多中心化这一形容,令我想到了华语文学、华语乐坛。]

相对地,像推特这样不与外部站点互通,不能关注外部站点的帐号,不能「直接」回复外部站点的内容并使后者的作者直接收到通知,而其荣损全仰单一机构之鼻息的,就是中心化社交网络(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)了。

对信息发布范围的细粒度控制

由于长毛象可由多个独立站点互联的特性,它也与推特在信息发布控制上有着微妙的不同。

先说推特的信息公开层级。至本文写作时点,可分为以下三种:

  • 公开:即一般而言的「推文」;
  • 「圈子」可见:圈子成员需要由用户事先手动设置,这类似于Google+;
  • 对用户私密:即一般而言的私信。

而长毛象一般来说存在四种:

  • 全网公开;
  • 「非公开」:这个名称有歧义,它的实际意思是全网可见,但不列入时间轴,需要主动打开特定用户的发言一览,才能以时间顺序找到这样的内容;
  • 关注者可见;
  • 对用户私密。

在长毛象,只有一种内容格式(format),就是贴文(post)[作为参考,WordPress原生支持标准、日志(aside)、聊天记录(chat)、图像(image)、相簿(gallery)、状态(status)等格式。长毛象其实能够读取这些格式,但是只会统一以一种样式显示它们,亦即显示样式与嘟文无异。]。长毛象的贴文有独特的称呼——「嘟文」(toot),而发布嘟文的行为叫做「嘟」或者「嘟嘟」。而其他类型的社交网站中的私信,在长毛象,实质上就是以特定用户可见的嘟文来实现。

长毛象默认的网页端里,没有专门的私信窗口,对用户私密的嘟文和其他嘟文都胪列在一起。当然在一些经过设计的长毛象客户端里,这类嘟文会被汇总到一个聊天窗口来显示,如此「复刻」用户们在其他平台的私信体验。

如城邦,如群星

长毛象标志

长毛象特色的对信息发布范围的精细控制,又与它独特的时间线设计相辅相成。经过上面的描述,我们已经知道,万象网络由众多独立的长毛象站点组成,它们互联互通,又互不相隶属。相应地,一个长毛象用户,有三种时间线可以阅览:

  • 关注的用户所组成的时间线:这些用户可能来自本站,也可能来自其他站点;
  • 本站时间线:由本站全部用户所发表的全部公开内容组成;
  • 全网时间线:也被称为「宇宙」时间线,由用户所在的这一站点所能触及到的全部公开内容组成。

关注的用户所组成的时间线,很好理解,顾名思义。

而本站时间线这一设定,会一定程度促使用户为了更高效地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「择良木而栖」。大部分长毛象站点,其实呈现了一种「兴趣部落」的形态,即用户因为相似的爱好与价值观聚集于某一特定站点,并通过站点规约来确定这一点。而在本站时间线所呈现的,便是这些同声同气的用户们相对同质化的声音。这也类似于一种人工的信息提纯了。

关于全网时间线,前面是简单说明为了——「能触及到的全部公开内容组成」的。触及一词,可以详细展开来阐释一下。我们假设站点甲有用户乙,他于时刻丙头一回开始嘟嘟。又有站点丁的用户戊,他于时刻己头一回开始嘟嘟。用户乙在时刻庚关注了用户戊,用户戊在时刻辛回关了用户乙。站点丁还有一个用户壬,他头回嘟嘟早过用户戊,而早不早过用户乙不影响我下面所说的。此外假设这三位用户发的都是全网公开的嘟文——我们尽可能简化这个模型以便于理解。于是,我们可以画出这样一张时间关系轴:

那么,用户乙所能看到内容,则是自己所嘟的全部嘟文,以及庚时刻关注了用户戊以后戊所写的全部内容。时刻庚以前戊写的内容看不到。我们也便明白了长毛象的关注行为,本质上是从「现在开始」将该帐号的更新订阅到自己所在的服务器上。

乙可见的内容,为绿色笔刷所涂的部分

同理可知,用户戊可看到的内容,包括自己所嘟的,也包括辛时刻以降乙所写的,但不止于此。还有用户壬所写的全部内容。这是因为壬与戊都在同一个站点——丁站点。他俩所产生的内容都在同一台服务器里,需要阅览的时候可以直接调用。而乙不跟他们在同一个站点,也就不在同一个服务器里。只有戊关注乙的那个时刻辛开始,用户乙所嘟的内容才源源不断地输入站点丁,而可供站点丁的用户在全网时间线可见。

戊可见的内容,为绿色笔刷所涂的部分

用户壬可看到的内容,则包括自己所嘟的全部,戊所嘟的全部——无论有没有关注戊,以及辛时刻以后乙所写的嘟文。

壬可见的内容,为绿色笔刷所涂的部分

壬明明谁都没关注,就能看到戊和乙所写的嘟文了。那乙可以看到壬的嘟文吗?答案是否。因为乙没有关注壬,乙所在的服务器就不会接收壬的内容,这台服务器只会接收庚时刻以后用户戊所更新的全部内容。

出于简便,我使用了「看到」这一说法。然而更严密地说,应该是在自己所在的站点中,通过全局搜索、全网时间线中见到。

因为用户完全可以新开一个浏览器窗口,把戊或者乙的个人主页链接输进去,直接到丁站点看他们发的全部内容。如果感觉戊啊乙啊发了什么精华内容,便对这单条嘟文进行跨站回复、转发、点赞、收藏,这样操作完,这条嘟文就因为上述的交互,被甲站点接收,从而于甲站点可见了。

以上假设他们发的内容,全是全网可见的了。如果这三个用户发的内容还有非公开的、关注者可见的——甚至私信,如果这两个站点不止这三个用户,如果这两个站点的用户们之间的关注关系再复杂一点,如果还存在第三个、第四个站点……那么可以推知,万象网络的信息流通样貌是相当复杂的。

但是万变不离其宗,复杂的样貌是上述模型的叠加。

社区连结与自治经验

正在使用智能手机的长毛象吉祥物

对于来自特定地域的使用者来说,长毛象能够带给他们更加宝贵的体验。在这些地域,社会愈加原子化,人与周遭物事之间的连结变得薄弱,一种「无关心」的氛围愈加弥漫。而万象网络这般类似城邦——社区的结构,会为这样的使用者提供一个唤起对社区连结关心的环境。我使用长毛象的这两年多,经常会看到从微博迁徙而来的用户感叹,时间线上流动的都是友邻真实的声音,哪怕看到是琐碎的日常分享,都为之珍贵,忍不住停步寒暄问候,因着象友的生活日常而感到暖心或受到牵动。而不似在其他商业化的平台,毫无目的地刷着屏幕,然后自责忘记了上网的「目的」。在优绩主义社会中,人们愈加纠结自己的一举一动有否意义,能否助益自我「成长」「提升」;人们受到一种有意无意的许诺,去到那些商业化的平台刷取「有用」的信息——然而更多时候,只是被推送营销信息。于是用户只好无奈地快速划过屏幕,大海捞针,却越捞越麻木。这无疑是一种优绩主义社会的隐喻:我们在脑中快速分辨一件物事的有用与否,然后漠然地错过无用的,想要直奔那有用的,却在此过程中愈加麻木,令对周遭、对生活、对日常的感性钝化。而到了万象网络,完全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气氛,与同个社区的友邻聊天,交流喜、怒、哀、乐,恢复与社区、与真实的人们的连结。

在这样的地域,基于本地社区、地域,抑或兴趣、价值观,乃至利益诉求而形成的组织,也或多或少受到抑制,乃至打压。甚至人们基于上述原因自发走到一起,未必有着明确的结成行动主义组织的想法,亦即一种「自组织」,也会出于「未雨绸缪」而受到打击。而通过「无大台」的万象网络,参与到社群运营与管理中,无疑会为来自这般地域的使用者重塑公共讨论、组织管理的能力,为他们提供宝贵的自治经验。(虽然线上的感觉和线下又有差异,如何将这些自治经验带到线下是个更为长远的问题。)[〈社区连结与自治经验〉章节的写作,承蒙瓠樽的启瀹。]

信息发布控制、时间线、社区连结……如此这般的特性令象友们提出过很多有趣的遐想与比喻,譬如城邦,譬如群星。参见拙文:

一份协议连起众多站点

ActivityPub标志

长毛象站点之间能够互通有无,形成万象网络,却无法对推特、面书等站点的内容「直接」转发、回复,也无法「直接」于站内关注推特、面书的用户。这是因为长毛象使用一种信息交换协议——ActivityPub(无通译,有译为「活动酒吧」者,不知人翻的耶机器翻的耶)。凡是支援这一协议的站点,都可以进行跨站的交互。于是,这些支援ActivityPub的站点,便组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网络。(一种富有野心的说法认为,我们可以直接把这些ActivityPub站点的网络,视为一种大的平台。)

像这样的跨站通讯协议还有很多,例如Diaspora NetworkOStatus、Zot等。由众多跨站通讯协议所系联起来的众多网站,便被统称为联邦宇宙(Fediverse)。

联邦宇宙标志

值得注意的是,用一个统一协议来连接众多互不隶属的站点,在互联网上并不是新鲜事。电子邮件便可以称为一种最早的互联网络。或者格局打开,整个互联网不就是一种通过统一的协议互相连接、供用户到处跳转的网络吗?联邦宇宙这个概念新鲜在哪?

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个事实:进入以用户主动生产内容为主的Web 2.0时代以后,一些新兴的寡头——推特、面书、微博、微信等——替代了旧时的网络权贵——那些老牌的门户网站。这些新寡头为了广告收益,利用智能分析与成瘾机制吸引用户挹注大量时间,不断浏览站内的内容——动词「刷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点。他们还生怕用户区别的站点寻求有趣的内容,于是拒绝搜索引擎的收录(例如微信公众号),甚至将内容以自创的信息协议发布,使得通常的网页浏览器无法阅览,只能下载他的手机软件来看。互联网变得不再互联,站点之间的割裂、碎片化愈加严重。

于是在这样的社交网络浪潮下,联邦宇宙的理念便如一股清流。盈利并不是什么错。但是原来我们如果有需要的话,也可以小成本运营一个小型社交站点,还可俾之与其他站点互通。而这些站点不智能分析用户的喜好,不搞成瘾机制(当然你也可以分析可以搞,但是用户可以用脚投票,便捷地迁移到其他站点)。长毛象,与它背后的联邦宇宙,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可能性。

在〈长毛象(Mastodon)简介:多中心化、细粒度公开、多样时间轴〉中有 8 則留言

  1. 嗯??这个连通了fedi的回应是怎么出来的

    1. 用了IndieWeb系列插件。他可能会降低服务器性能hhh详细做法与分析会写一篇出来,但是如果你对相关功能感兴趣想尝鲜我们可以先交流!等下把会用到的插件名报给你

        1. Webmention
        2. Syndication Links

        这是两款IndieWeb插件,你安装完后试试看能不能实现我这样的功能~
        使用方法在插件商城里应该能够看到
        如果还是不能实现或者有什么感想,欢迎分享

  2. 与其说我等是Mastodon的用户,不如说成是Activity Pub的用户 ;)

    1. 說得好!(而且我個人好心水Friendica,它的論壇功能可比Mastodon的board和group bot成熟太多好用太多了⋯⋯)

      1. 要论坛?现在可以用lemmy了(仿reddit)

        1. 我记得20年那时候lemmy还不很堪用的样子,不知道现在Lemmy使用体验如何了,找一家实例玩玩看👀你有推荐的实例吗?

          1. 我試了申請一個實例,待他批准通過我就進去探索一番

Discover more from 山月

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.

Continue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