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带着眼睛旅行,记忆便是流动的。事物永远在脑海里鲜活,或者最终被遗忘。
按下快门那刻,相机从脑海夺走事物,印成相片。专家说,相机削弱旅行的记忆1欧飒. 研究:相机令人分心 拍照可能削弱旅游记忆[EB/OL]. 新华网, 2018-03-31 [2021-05-15]. 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world/2018-03/31/c_129841409.htm.。我们只能以第三人称审视相片里的事物。情感的投注被相片纸遮蔽。只能观看,而不是在场。
事物进到相片里,便凝固不变。我们取出照片观看。随着每次观看,记忆被覆写。相片里的事物,被“捕捉并赐予永生”,“要求不被遗忘”2吉奥乔·阿甘本. 渎神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7. 33-34.。
相片遗失,记忆的母本便遗失。最后一份覆写开始流动,或被遗忘。
遗忘,只是对我们隐形。事物,以及定格在相片里的事物一直存在。
有时间的参与,事物会变。相片纸会褪色,最终被定格的事物看不清。但被定格的事物本身永不变。记忆则一直在流动。
笔记也从脑海夺取,并存储于某处。我们检索,再从存储处复写记忆。
写作形塑我们的记忆。记忆本流动着,复写其中一瞬,付诸文稿。文稿便“逃离”我们3馬克‧歐傑. 重返巴黎地鐵[M]. 台北: 行人出版社, 2015. 27.。我们以第三人称观察文稿,或说是被笔定格的记忆。以后便由文稿重新覆写记忆。
文稿遗失是痛苦的。痛苦在于“无法重复”4馬克‧歐傑. 重返巴黎地鐵[M]. 台北: 行人出版社, 2015. 27.。对记忆的那份复写无法重复,因为记忆流动。还在于原本通过写作,为事物赋予了意义;但意义因文稿的遗失,又对我们隐形了。只能重新写作,创造新的意义;或因遗失而沉沦于无意义。
绘画应该一样。我很少画,没资格说。
写作和绘画都属于创造,创造超越性的价值。
尾註
- 1欧飒. 研究:相机令人分心 拍照可能削弱旅游记忆[EB/OL]. 新华网, 2018-03-31 [2021-05-15]. 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world/2018-03/31/c_129841409.htm.
- 2吉奥乔·阿甘本. 渎神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7. 33-34.
- 3馬克‧歐傑. 重返巴黎地鐵[M]. 台北: 行人出版社, 2015. 27.
- 4馬克‧歐傑. 重返巴黎地鐵[M]. 台北: 行人出版社, 2015. 27.
留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