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忆、记录与创造

只带着眼睛旅行,记忆便是流动的。事物永远在脑海里鲜活,或者最终被遗忘。

按下快门那刻,相机从脑海夺走事物,印成相片。专家说,相机削弱旅行的记忆(欧飒. 研究:相机令人分心 拍照可能削弱旅游记忆[EB/OL]. 新华网, 2018-03-31 [2021-05-15]. http://www.xinhuanet.com/world/2018-03/31/c_129841409.htm.)。我们只能以第三人称审视相片里的事物。情感的投注被相片纸遮蔽。只能观看,而不是在场。

事物进到相片里,便凝固不变。我们取出照片观看。随着每次观看,记忆被覆写。相片里的事物,被“捕捉并赐予永生”,“要求不被遗忘”(吉奥乔·阿甘本. 渎神[M]. 北京: 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17. 33-34.)

相片遗失,记忆的母本便遗失。最后一份覆写开始流动,或被遗忘。
遗忘,只是对我们隐形。事物,以及定格在相片里的事物一直存在。
有时间的参与,事物会变。相片纸会褪色,最终被定格的事物看不清。但被定格的事物本身永不变。记忆则一直在流动。


笔记也从脑海夺取,并存储于某处。我们检索,再从存储处复写记忆。


写作形塑我们的记忆。记忆本流动着,复写其中一瞬,付诸文稿。文稿便“逃离”我们(馬克‧歐傑. 重返巴黎地鐵[M]. 台北: 行人出版社, 2015. 27.)。我们以第三人称观察文稿,或说是被笔定格的记忆。以后便由文稿重新覆写记忆。

文稿遗失是痛苦的。痛苦在于“无法重复”(馬克‧歐傑. 重返巴黎地鐵[M]. 台北: 行人出版社, 2015. 27.)。对记忆的那份复写无法重复,因为记忆流动。还在于原本通过写作,为事物赋予了意义;但意义因文稿的遗失,又对我们隐形了。只能重新写作,创造新的意义;或因遗失而沉沦于无意义。


绘画应该一样。我很少画,没资格说。

写作和绘画都属于创造,创造超越性的价值。

在〈记忆、记录与创造〉中有 3 則留言

  1. 發給朋友看這篇文章,他顧省自己的情況說,「某些被拍成照片的瞬间当然也在脑海中就是了」。這讓我想解釋一下我產生本文這些想法的原因,是我感覺(也可能是錯覺)自己的記憶力沒有小時候好了……我覺得小時候的自己經常能叙說一些事情的細節讓大人驚訝:「記性真好!」而如今我老是有一種恐慌,覺得由於不當的作息,大腦受到損壞,記憶不如從前了。只是在這擔憂的時候,通過翻查小時後留下的日記本與照片,又發現有些過去讓我自矜的、能體現我強識的記憶,其實與日記和照片有出入……記憶這件事情,真是耐人尋味。

  2. 對!我們由拍下那事物,就是不想遺忘,然後如果我們上傳社交網絡就是把那事交俾網絡,像儀式,然後自己可以忘記了!:)

    1. 對!真的好像儀式,感覺有在交出。

Discover more from 山月

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.

Continue reading